气虚的人夏天最难熬,推荐4个小方,把气补回来!

发布日期:2025-07-20 16:08    点击次数:71

图片

天一热,出汗多,身体就很容易虚!侯老师经常收到这样的留言:

“侯老师,一到夏天我这人就没劲儿,浑身软,走两步就累,出汗跟流水一样,还特别怕热。”

“我家老头子,饭吃得少,睡得也不踏实,白天迷迷糊糊,晚上一身汗,一夜跑三回厕所。”

这种夏天越热人越虚的状态,在我看来,很大一部分是气虚在作祟。

中老年人,身体机能下降,气血生化慢,一到三伏天这种阳气外泄的日子,反而更容易耗伤正气,变得里虚外脱——这时候不补气,越拖越虚。

        夏天补气4小方 

夏天补气讲究“温而不燥、补中带清”,不然容易上火、口干、便秘。下面这4个小方子,是侯老师多年经验里总结的,既不热不燥,又能稳稳地把气补上来,推荐大家收藏!

|  方一:黄芪党参炖鸡汤

适合:久病体虚、容易出汗、乏力的人

这个汤我妈每年入伏必炖。

材料:黄芪15克、党参10克、枸杞10克、生姜3片、老母鸡半只。

做法:鸡焯水后,加所有药材一同炖2小时,汤浓后加盐调味。

功效:黄芪、党参都属补气健脾之品,尤其黄芪还能固表止汗,枸杞则补肝肾、养眼。这碗汤喝下去,不光精神提起来,还能减少虚汗。

|  方二:生脉饮简化版

适合:气虚心悸、夏天一活动就心慌出汗的人

生脉饮是张仲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典方,名字就很霸气——“生脉”:让脉搏重新跳起来。

材料:西洋参3克、麦冬6克、五味子3克。

做法:三味药洗净后,放入保温杯,热水焖泡30分钟当茶饮。

功效:西洋参补气不燥,麦冬养阴清热,五味子收敛心气,三者搭配,能生津止汗、强心益气。特别适合一热就心慌的朋友。

图片

|  方三:太子参薏米山药粥

适合:脾虚乏力、胃口差、饭吃不香的人

材料:太子参10克、薏米30克、山药50克、大米适量。

做法:所有材料煮成粥,早晚温热服用。

功效:太子参健脾益气,薏米除湿健脾,山药补脾肺肾,三者合力,“气从脾生”,把脾胃调好,气自然就回来了。

贴士:适合夏天没胃口、吃什么都发腻的人。

|  方四:黄芪红枣泡水

适合:平时懒得煮汤,但又想简单补气的人

材料:黄芪10克、红枣3枚(去核),有条件的再加一两片西洋参。

做法:材料洗净后开水泡杯,焖15分钟即可饮用。

功效:补气养血,提神醒脑,最适合办公室一族或者早起后一杯当早茶。

图片

    补气3个关键点 

夏天补气,还得讲方法:

|  1. 别贪凉,少吹空调

气虚的人阳气本就不足,贪凉只会伤阳伤脾,整天吹空调、吃冷饮,补再多都没用。

|  2. 作息规律,睡好子午觉

中午11点到1点是心经当令,晚上11点到1点是胆经当令,都是养气的关键时辰。熬夜、昼伏夜出,是最耗气的。

|  3. 动中生阳,适当运动

别整天坐着,哪怕就是早晚散步半小时,也能让气机流动、阳气升发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